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乙醇安全生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乙醇安全生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工业上玉米制造乙醇酒精的流程是: 玉米——粉碎——蒸煮(糊化)——糖化(加糖化酶)——发酵(加酵母菌种)——蒸馏塔(蒸馏)——精馏塔(精馏)——酒精 酵母菌将糖发酵成酒精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化学反应,其机理至今仍莫衷一是。
食用酒精又称发酵性蒸馏酒,主要是利用薯类、谷物类、糖类作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发酵等处理而得的供食品工业使用的含水酒精。
一、食用酒精的作用
食用酒精也可以称为是用液态发酵法生产的优质白酒,可以将其作为酒精性饮料饮用。
二、食用酒精的存储方式
1、产品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应有防高温、火种、静电、雷电的设施。
2、产品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或有异昧的物品混合存放。
食用酒精(Edible Alcohol)又称发酵性蒸馏酒,就是一种白酒,是用液态发酵法生产的优质白酒。主要是利用薯类、谷物类、糖类作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发酵等处理而得的供食品工业使用含水酒精,而酒的风味分为色、香、味、体四个部分,也就是指蒸馏酒中醛、酸、酯、醇这四大主要杂质的含量,不同的口味和气体会使蒸馏酒的风味不同。
食用酒精原料是薯类、废糖蜜、谷物,生产工艺是液态发酵法。
1、配方:
高粱83.5%,大麦15%,豌豆1.5%。配料用水以酒糟水为主。原料以常压蒸煮,蒸煮设备为圆锥形底的立式蒸锅,其下端设有进汽口。另设配料缸,将原料与水混合后,泵入蒸煮锅。
2、糖化:
通常用UV—11糖化酶制剂,用量为原料的11%— 15%,加入酶制剂的方法有二:一是在原料蒸煮糊化冷却到60°C时,全量一次加入糊化醪中;二是分两次添加,第一次当醪温冷却至70°C时,加入总剂量的50%,保温30分钟,使其液化酶先发挥作用,将淀粉液化。然后再加入其余50%剂量,使其在发酵缸中继续糖化。
糖化后,自然降温,待糖化醪温度降至28°C时,再添加4%的酒母,然后泵入发酵缸或池中进行发酵。
3、发酵:
发酵设备或为发酵缸、发酵罐,或为水泥池,入池或落缸后48小时进入主发酵阶段。发酵期一般为4至5天,温度控制在32°C—34°C,夏季发酵期缩短为3至4天。
在主发酵期,可添加己酸菌培养液,添加量为发酵醪量的5%。待发酵成熟后,再按一定比例加入特配的香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乙醇安全生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乙醇安全生产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gpw.com/post/2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