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安全生产冬季保卫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安全生产冬季保卫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说道列宁格勒战役,也可被称之为列宁格勒保卫战,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争中德国为了攻占列宁格勒而展开的一场战役,从1941年9月9日开始,1944年1月27日结束。1月27日,为列宁格勒解放日,被俄罗斯联邦***设为“俄罗斯军人荣誉日”。
01列宁格勒,即今天的圣彼得堡
列宁格勒原名彼得格勒,也就是今天的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有300多年的历史,市名源自耶稣的***,圣徒彼得。
1712年,彼得一世迁都到彼得堡。1924年为纪念列宁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又恢复原名为圣彼得堡。圣彼得堡和历史中心古迹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列宁格勒是伟大的十月革命的摇篮,是苏联的第二大城市,重要的海港和铁路、河运枢纽,也是苏联波罗的海舰队的重要基地。
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夺取列宁格勒为主要目标,这样可以取得整个波罗的海的控制权,也可与芬兰军队会合,瑞典的铁矿沙也能畅通无阻地供应德国。所以,他在制定“巴巴罗沙”计划时,一再强调要攻占“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发祥地”——列宁格勒,并狂妄地叫嚣一定要把这个城市"从地球上抹掉"。
从1941年8月开始,德军逐步向列宁格勒逼近。8月21日,德军占领了楚多沃,切断了列宁格勒的重要生命线十月铁路。8月下旬,德军从南面向列宁格勒推进。至8月底,德军已经进至位于列宁格勒南面20公里的斯卢茨克-科尔平诺地区。
9月8日,德军首次大规模空袭列宁格勒,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18点55分,德军28架容克-88轰炸机投下了6327枚***,造成巴达耶夫仓库存放的全城2500吨食糖付之一炬,全市引起火灾178起。9月9日,德军发起强大攻势,试图一举突破苏军在城市南面和西南面的防线。此后,德军攻占什利谢利堡,从陆上完全封锁了列宁格勒。德军包围圈南北长80公里,由西向东到拉多加湖岸边长达40公里,列宁格勒已经成为一座孤城。
在德军1941年9月初的空袭中,投掷的***烧毁了苏军的巴达耶夫仓库,那里储藏有供应300多万城市居民用的物资。好几昼夜,在着火的地方浓烟直冲云霄,每到夜里就闪烁着红色的火苗。不久,城市物资呈现匮乏趋势,面粉储备仅有半个月,航空汽油只够用10天,汽车燃油只够用7-8天。为此,苏军首先动用了直属最高统帅部的莫斯科特种航空大队的运输机在9月紧急飞行258架次,运送了紧急物资502吨。
1941年9月12日起,为了有效支援列宁格勒方面军作战以及物资调运,苏军开始组织拉多加湖水上运输,由拉多加湖区舰队负责。
拉多加湖面积约18000平方千米,南北最长相距213千米(约115海里),湖面最宽处139千米,湖面最深225米;湖区拥有1千多个大小岛屿,主要岛屿集中在湖北部。苏军面临的困难是:湖上能在复杂条件下进行航行德船舶数量很少,而且大部分被封锁在涅瓦河;码头几乎没有;没有运转基地;临近道路通过能力极低,从列宁格勒到拉多加湖西畔的伊林诺夫铁路支线不能适应大规模的物资运输。
为此,苏军在短期内突击修筑了湖西岸的奥西诺维茨港并在沃尔霍夫安排了制造大型驳船的任务,但因船只有限,到11月15日停航时区舰队共运送粮食、***、油料6万吨,主要是粮食(4.5万吨),还有4500支***、1000挺机枪、1万枚手榴弹等,利用空船只撤出伤病员33500人。虽然水面运输解决了被围城市的给养一部分问题,但补充数量还不到每日消耗的1/3。
1942年4月24日,由于温度升高,拉多加湖冰上道路正式停止使用!列宁格勒再次失去了与辽阔后方的联系。
面对严峻的局势,苏军克服重重困难,迅速组织水上航运,航运从5月22日开始,效果远胜于冰上运输。为了增加运输能力,列宁格勒组建了有2000人的造船营,先后制造各种船艇329艘投入水上运输。 同时列宁格勒组织人力修建大量码头,在航运后期,湖东岸科博纳港有13个码头,湖西岸奥西诺维茨港有14个码头,这样可以容纳与装卸大量船只。为了提高航运效率,沿湖各港口也想方设法增加设施并进行了疏浚工程,1942年共完成疏浚50万方。
繁忙的水上航运自然引起了德军的注意,德国方面集中空军加强了对列宁格勒水上航线和航运设施的空袭。为了保卫港口,苏军在各港口增加了防空火力,根据苏军部署各港口的对空防御由拉多加湖师属防空区担任。整个夏季,德军对列宁格勒水上航线和港口空袭135次,炸沉船只21艘(另外由于暴风损失驳船29艘),苏军称防空作战中击落敌机160架。据统计,1942年苏方利用水上航线,将各种物资79万多吨(其中8.9万吨***和202辆坦克与631门火炮),人员31万多运进列宁格勒,同时将30.95万吨物资、54万多的人员从列宁格勒疏散出来。
关于1942年德军东线的进攻与防御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由于德军在冬季作战中损失很大,而且并没能得到足够的补充,1942年的德军战斗力已经远不如1941年,关键的装甲部队战斗力只恢复了一半,这意味着德军的进攻能力严重不足,加上后勤补给上的困难(补给线太长了),德军在1942年不可能再度发起上一年那样的全面战略进攻,1942年的东线德军只能发起有限规模的进攻或者全部转入战略防御,最终***选择了继续进攻,绝大部分德军将领也支持继续发起进攻,只有龙德施泰特元帅等少数人支持防御,支持进攻的这些人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只有进攻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德军必须在盟军登陆之前结束东线战争。
再确定1942年继续在东线发起攻势这一基本战略方向后,德军最高统帅部便开始选择具体的战略目标了,列宁格勒的北方集团军群规模很小,而且已经对列宁格勒完成了包围,这里显然不需要庞大的装甲部队,德军最高统帅部的进攻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就是中央方向上再度进攻莫斯科,要么就是转向南方,占领高加索的油田。***在战争的一开始就坚持战争经济的战略路线,在其亲自出任陆军总司令后,自然会继续坚持这一路线,他认为只有切断苏联的煤炭、石油***补给才能真正的迫使苏联退出战争。制定作战***时德军最高统帅部对于斯大林格勒并没有过多的考虑,最重要的目标仍是高加索的油田,虽然斯大林格勒是一个重工业城市,但是并没有要求必须占领,只是要求尽可能的破坏其工业生产。
为了支持德军的“蓝色行动”,所有的兵员和物资都优先补充南方集团军群,两个装甲集团军再度恢复了强大的实力,准备向苏联的纵深挺进,南方集团军群的编制恢复到了85%以上,当然这样的代价就是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将只能得到最基本的补充,不得不转入防御。南方集团军群的夏季攻势发起后最初还比较顺利,随着***提早的拆分了这个集团军群,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两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德军的战略形势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两个方向上的德军都先后出现了兵力不足的问题,而陆军总司令部已经投入了所有的战略预备队,其结果就是两个方向上都陷入了停顿,夏秋季结束后,德军既未能占领斯大林格勒也没能占领高加索油田。
摆在德军最高统帅部面前的形势非常严峻,高加索方向的A集团军群在11月尝试了最后一次进攻后以失败告终,最终全面转入了防御,对高加索巴库最后的挺进将不得不等到1942年的冬季渡过之后再进行。斯大林格勒方向的战事也非常激烈,B集团军群将手中最强大的两个野战集团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都投入到了斯大林格勒附近的作战,但是由于这两个集团军缺员严重,加上城市攻防战的严重损耗,战斗力下降的非常快。另外沿顿河一线布防的联军集团军战斗力太弱,而后方的德军预备队也太少,必须迅速加强这些联军集团军的防御强度,而这些增援只能是等结束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解放出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来提供。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下,1942年的德军最终将矛头指向了斯大林格勒,并在这里展开了和苏军的战略决战,这绝不是德军理想的决战地点,而这些严重的错误只能是归咎于德军最高统帅部的错误指挥,确切的说是***的错误指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全生产冬季保卫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安全生产冬季保卫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gpw.com/post/26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