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民国化工产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民国化工产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民绿泥壶是化工壶,首先更正,是民国绿泥壶,不是国民绿泥,原矿是没有民国绿泥的,它是在练泥时,在泥料中加入了化工原料铬,从而使其烧成后呈现深绿色,但也不要谈化工色变,我觉得它们经过高温烧制,是稳定的,不会释放到茶水中,瓷器的釉面也都是化工原料做成的,我们也在天天用,顾景舟***也曾用民国绿泥做过壶。如果您还是过不了这个坎儿,可以只收藏,不用来喝茶。所以客观的说,民国绿泥壶是化工壶。
中国自1917年开始引进的现代制碱技术有索尔维法,电解法两种,分别制取纯碱和烧碱;抗战期间,以侯德榜为主的我国制碱技术专家又成功研究了侯氏碱法,并于1964年通过国家技术鉴定.这三种制碱技术在中国一直沿用至今,目前仍是化工界制碱的主要.
辛亥革命之后,虽然中国始终处于军阀混战割据的局面,但在夹缝之中,中国的民族工业依然顽强的发展起来。其中,投资小、见效快的轻工业发展尤其迅速,例如面粉业、纺织业、化工业、皮革业、烟草业等等。一时间也涌现出了许多“面粉大王”、“棉纺大王”等民族资本家。
***在谈到中国工业发展的时候,曾说过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化学工业不能忘了范旭东,讲交通运输业不能忘了卢作孚。这四个极具代表性的民族实业家,除了张之洞属于清末年间人士外,其他三个都是民国时期的实业家。
张謇,字季直,1853年生于江苏海门,在成为实业家之前,张謇还是清末状元。1898年,他的老师翁同龢被慈禧罢官,目睹官场险恶后,张謇离开官场,决心实业救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了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实业家。
张謇一生创办了多达20余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他也是中国棉纺织工业开拓者。张謇所创办的学校,许多都是当时中国的第一。他所创办的大生纱厂,更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纱厂,巅峰曾拥有纱锭13.7万枚。因为信奉“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并身体力行的实行,张謇也被人尊称为“状元实业家”。
相信每一个人都曾经在中学的课本上学到过大名鼎鼎的侯氏制碱法。这个完全打破了西方的垄断,创造出中国人制碱方法的侯德榜博士,就是被范旭东的***碱厂所聘请研发的。
范旭东,字明俊,1883年生于湖南长沙,范旭东是民国时期中国少有的脚踏实地的实业家,因在化工行业的突出贡献,被称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我们都知道,在化工行业永远少不了三酸两碱,但是当时中国人却完全无法制造。深知化工对民族工业的重要性,曾经留学日本,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化学系的范旭东,在辛亥革命后归国,先后创办了久大精盐公司、久大精盐厂、***碱厂、永裕盐业公司、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硫酸氨厂等对中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化工工厂。
范旭东为中国化工行业创造了无数个第一: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座精盐厂,中国也是***座纯碱工厂、中国第一硫酸氨工厂、中国第一个化肥厂等等。
1926年,由侯德榜等人开发,***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它也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1945年10月2号,由于积劳成疾,范旭东突患急性肝炎,不幸去世,享年62岁。当时正在重庆参加谈判的***为他题写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挽联。
卢作孚,原名卢魁先,1893年生于重庆合川。卢作孚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也被称为“中国船王”。
1925年,由于军阀混战,本希望“教育救国”的卢作孚屡遭覆辙,吸取经验教训后,卢作孚转而产生了“实业救国”的想法。而他认为实业救国,尤其以交通运输业为“各业之母”,因此,他弃学从商,艰难筹措了8000元作为资本,创立了民生实业公司。
辛亥革命后,我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了,涌现出了许多著名实业家,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称为“南张北周”的张謇和周学熙。
张謇,字季直,出生在江苏的一个富裕家庭,1894年考中了状元,后因为为官与自己的理念不合,便毅然辞官从商。
张謇一生始终坚持“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纺织高峰教育之先河,还先后开办了6所专科、3所师范,其余学校若干。并首次建立棉纺织供应基地,以南通为基地,创办了大生纱厂,后又开办了4个工厂,30多个企业,涵括了码头、仓库、运输等。最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资产总额达3300万元。
张謇除了进行教育事业和实业外,还创办了许多社会事业和慈善事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周学熙,字缉之,安徽人,出生于宦官世家,最初在浙江为官,1900年投到袁世凯手下主持北洋实业,周学熙深受袁世凯的喜爱,1903年被派往日本学习工商业,回国后继续主持北洋实业,是袁世凯推行新政的得力助手。
后来袁世凯当任民国大总统,周学熙连续当了两届财政部长。在长期从政和创办实业当中,周学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以天津为基地,开始创办自己的事业,经过他和他家族的努力,周氏集团将触角延伸到了各个领域,只要是能赚钱的他都有所涉及,周氏集团的总资产达4000多万,周学熙被人们称为“北国实业巨子”。
正是有了像张謇和周学熙这样的实业家,我国近代的工业才得以蓬勃发展,遏制住了外国企业对我国的商业倾销。
张謇和荣氏兄弟
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7月17日),字季直,号啬庵,江苏海门人。1853年出生于常乐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荣熙泰家族,梁溪荣氏春沂支人,祖籍江苏无锡。为中国著名家族,是一支庞大的华人资本家家族,松散的分布在世界各地,除少数仍继续留在大陆,大都旅居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德国和港澳等地。在中国内地,被称之为“红色资本家”。活跃于中国、香港、巴西等地。
荣氏别支荣月泉于20世纪初被称为电讯大王,亦有颜料巨商荣梅莘及于清朝光绪二十六年起,先后在无锡、上海、汉口等地开设保兴、福新、茂新面粉厂和振新、申新纺织厂。颠峰时期有面粉厂12个,纱厂9个。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荣宗敬及荣德生)便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
由于******的制作比较难,在运回中国起事地点,很难。故革命党将自制***当做武器。
当时,世界上化学知识还不普及,中国更甚。所以革命党制作的***多少原始简单的,在制作的过程中失败比较多,甚至有时丢了性命。革命党有威力比较小的黑火药***,也有威力大一点的硝酸银***甚至硝酸甘油***。多数威力不是很大,有时瞎弹。但是满洲贵胄胆小如鼠,也能起到很大的效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国化工产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国化工产品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gpw.com/post/44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