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化工产品统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化工产品统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说起桐油,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其实这种东西在以前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质,桐油是桐树果里面的籽实榨出来的油,这是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工农业和日常使用上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等特性,是制造油漆、涂料、油墨等的主要原料。
桐油在我国的生产历史很悠久,至少从唐代就开始了,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是桐油生产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国生产的桐油可说是全世界军工机器的保养剂,因为无论是坦克,军舰,火车、飞机、装甲车还是大炮,机枪乃至***等,其防水防锈保养都离不开桐油,因为桐油中桐油酸涂抹到器具上的时候,可以迅速地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这样就生成了致密的漆膜,就是说很快就能形成保护层,对钢铁等物的防锈和怕水的东西的防水作用很快就能实现。
二战的时候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桐油种植国、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和出口量都占世界的90%以上,抗日战争初期,我国对武器和汽车等有着迫切的需求,但是国内又不能生产,沿海很多地方又被日军封锁,此时的美国还在战争中执行着中立政策,这时候金融家陈光甫与学者胡适赴美求援,游说美国政要与金融家绕开政策,***用经济借款的形式得到了亟需的军事援助,这就是1939年2月8日签订的《桐油借款合约》——我们以五年内向美国出售22万吨桐油为抵押,获得美国进出口银行向中方公司***2500万美元,由此获得了一批急需的抗战物质。
说起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战略物资,石油绝对是其中最必不可少的一个。但其实,还有一种油,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战略物资,它就是桐油。
说起桐油,很多人可能都还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其实,桐油就是桐树果里面的籽实榨出来的油,这是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是制造油漆、涂料、油墨等的主要原料。
这样听上去,感觉它和战略物资并有多大关系,实在很难想象它会是重要战略物资。
当然,有这种想法很正常。事实上,我国虽然从唐代就开始大面积生产桐油,并且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桐油生产国,但是在这期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桐油主要都是用在民用生活上,很少涉及军事领域,更谈不是战略物资。
但是,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桐油的价值终于被显现出来,当时在军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做:“一棵桐树抵得过一杆机关枪;一颗桐油果抵得过一颗手榴弹,一粒桐仔抵得过一发***”,由此可见桐油的重要性。
那么,桐油究竟有什么用呢?大家知道,从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上的机械设备取代了传统的工具,大量钢铁制造的设备不断出现,这也导致在战争中,各种坦克、军舰、火车、飞机、装甲车、大炮,机枪等钢铁热武器开始被大面积使用。
但问题是,这些钢铁制造的机械设备,当时都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防水防锈。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好,这些设备很快就会无法使用。后来,人们发现桐油中有大量的桐油酸(C18H30O2),可以迅速的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漆膜。
桐油的战略价值有多重要?最有说服力的,当属中国抗日战争——现代年轻人眼里分外陌生的桐油,却是对当时艰难困苦里的中国,有着救命意义的重要底牌!
中国人种植桐树开发桐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这以后的一千多年里,中国桐油一直是领跑全世界的特产。十六世纪大航海时代时,涂有中国桐油的中国建筑和中国船舶,更把诸多西方探险家看得眼热,眼热后就纷纷砸钱爆买。低调的桐油从此与瓷器茶叶等“古代中国制造”一道,持续热销西方世界。甚至,在***战争轰开中国国门,诸多中国传统手工业被冲得七零八落后,中国桐油的价值,却是逆风而上。
因为,拜19世纪中叶起如火如荼的科技革命所赐,电力等新科技工业高速发展,拥有极强干燥性和抗腐蚀性的桐油,身价也就暴增。从电机电缆生产到电器制造,甚至代用汽油提炼和医药制造。先前只是“好涂料”的桐油,都是绝不能缺的宝贝。越是工业发达的西方强国,对这“宝贝”的需求越急迫。可哪里去找这宝贝?直到20世纪30年代,全球唯一的桐油出口国,依然是桐油的“故乡”:中国!于是,从风雨飘摇的清末,到多灾多难的民国。不起眼的桐油产业,就这样多年如一日,为贫弱的中国输血。到了二战前夜,在全球军备竞赛加剧的紧张空气下,中国桐油贸易更是火爆。全球第一强国美国,就是中国桐油的首席买家。美国国内八百五十种工业品,都直接依赖桐油进口。美国桐油消费量占到全球的百分之七十四。中国桐油出口量,也全面抗战爆发前,达到空前的十万吨。仅1936年一年,就为国家赚取法币七千三百多万。
可以说,支撑中国全面抗战的“家底”,相当多一部分,就是靠“卖桐油”挣来的。而在抗日战争打成一锅粥,中国东南沿海近乎全面沦陷,石油等战略物资几乎全被封锁的困境下。植根西南大后方的桐油产业,却是尽显英雄本色,聪明的中国桐油业者们开动脑筋,竟创造性的从桐油里提炼出“能源替代品”。仅是贵州铜仁一地,每年生产的三千吨桐油里,就可以提炼出两千多吨“替代汽油”“替代柴油”“替代煤油”。抗战相持阶段的多次正面战场大捷,就是靠这些“替代能源”打出来!
更重要的意义是,在当时互坑成风的二战外交舞台上,桐油出口,却是中国外交打破孤立局面的“底牌”。
虽说在十四年抗战史上,与日本有着更多贸易利益的西方列强们,不止一次打过“牺牲中国满足日本”的算盘。尤其是常把“自有公平”挂嘴上的美国,抗战爆发后,也是扮足了搅屎棍角色:1938年,美国一边多次拒绝中国的求援,一边敞开了向日本甩卖武器。特别是日军扔在中国土地上的***,更是“美国货”扎堆。但是,随着中国东南沿海被打烂,中国桐油出口几乎断绝,美国工业,也跟着自食其果,陷入桐油稀缺的局面里。于是,面对国内工业界的汹涌反对声,困于“桐油问题”的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华关系。更主动放下身段,与中国探讨“援助问题”。1939年2月,经过五个多月的讨价还价,中美双方达成了著名的《桐油借款和约》,中国以桐油贸易为筹码,承担每年四厘半的利息,换取了多达2500万美元的“商业性***”。
尽管在美国的“强盗风格”下,《桐油借款和约》也充满着大量屈辱性的内容,但意义却十分重大,一是在抗战最困难的1939年,获得了一笔解燃眉之急的援助,更重要的意义是,这是自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获得的第一笔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援助”。纵是条款内容十分趁火打劫,却也是中国外交“破冰”路上,十分重要的一步。而桐油的贡献,也正如当时一句流行语:“一株桐树抵得过一支机关枪, 一个桐果抵得过一颗手榴弹, 一粒桐籽抵得过一发***”。”确实,艰难重重的抗战博弈里,桐油,确实是中国最困难时段的开路先锋。
也正是随着《桐油借款和约》的履行,抗战相持阶段的中国外交局面,从此大为改善。这以后,以桐油为筹码,中国与美国进行了多次交涉,促成了美国对日本的一次次“制裁”。珍珠港***后,二战范围的扩大,更让桐油成为整个同盟国的稀缺***。通过桐油贸易与担保,中国源源不断获得前线急需的***援助,有力支援了抗战。甚至,中国在抗战最困难时期,从未停歇的桐油生产,更是反***联盟,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以这个意义说,桐油,还有千千万万桐油生产者们,就是为中国赢得这场战争的,永远值得纪念的无名英雄。
而这在那苦难前代,为民族负重前行的桐油生产,更证明了一个颠沛不破的真理:坚韧的中华民族,无论在怎样的绝境下,无论面对凶残的刀兵,还是无烟的战场与傲慢的围堵,都会自信站立,永不倒下。参考资料:《中国桐油种植史》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化工产品统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化工产品统销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gpw.com/post/45568.html